2006-09-16

斯德哥爾摩症候群

斯德哥爾摩症候群
斯德哥爾摩症候群的由來

1973年,瑞典首都斯德哥爾摩的一家銀行,歹徒歐陸森(Olsson)與歐佛森(Olofsson)綁架了四位銀行職員人質,挾持了131小時之久。在這長時間,遭挾持者卻逐漸對於該犯人產了同情與認同,甚至有崇拜的心理,且衍生出休戚與共的共同依賴現象,認為彼此的命運是不可分的。 事後,更有進者,被綁架的人質中有一名女職員克麗斯蕬汀(Christian)竟然愛上歐陸森並與他訂婚(Hubbard, 1986; McMains & Mullins, 1996)。

什麼樣的人會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

據心理學者的研究,情感上會依賴他人且容易受感動的人,若遇到類似的狀況,很容易產生斯德哥爾摩症候群。斯德哥爾摩症候群,通常有下列幾項特徵:人質必須有真正感到綁匪(加害者)威脅到自己的存活。在遭挾持過程中,人質必須體認出綁匪(加害者)可能略施小惠的舉動。除了綁匪的單一看法之外,人質必須與所有其他觀點隔離(通常得不到外界的訊息)。人質必須相信,要脫逃是不可能的。而通常斯德哥爾摩症候群會經歷以下四大歷程: 1. 恐懼:因為突如其來的脅迫與威嚇導致現況改變。 2. 害怕:壟罩在不安的環境中,身心皆受威脅。 3. 同情:和挾持者長期相處體認到對方不得已行為,且並未受到『直接』傷害。 4. 幫助:給予挾持者無形幫助如配合,不逃脫,安撫等;或有形幫助如協助逃脫,向法官說情,一起逃亡等。

[引自維基百科, 僅以此文哀悼施明德]

No comments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