名人講堂-致新科技總經理吳錦川
台灣類比IC產業已達「量變」後期 即將「質變」
進口替代效應持續發酵 各廠業績成長空間大
(記者趙凱期/台北) 2005/11/11
台灣類比IC產業雖然已有數十年的歷史,不過,以往受限於人才、工作機會,及公司家數太少等先天環境的限制,因此各家類比IC設計公司的發展速度比不上數位IC設計公司;不過,隨過去幾年台系類比IC設計公司越來越多,台灣類比IC產業已開始出現量變的情形,而接下來的質變,將只是時間早晚的問題。
這幾年因台灣類比IC設計公司成立家數越來越多,在人才培養管道增加,及轉業機會也倍增的情形下,目前台灣類比IC設計產業,已具備20?30家純類比IC設計公司的小型經濟規模,由於對台灣工程師來說,工作選擇性(Job Selective)的重要性,往往高過很多因素,在台灣類比IC設計人才也開始有一定程度的工作選擇性後,越來越多人投入台灣類比IC產業,將顯而易見。
量變才能質變 人多好辦事
也由於要先「量變」,才能「質變」,對每一個IT產業來說,從過去的歷史來觀察,人少才會出問題,人多,在機率上來看,成功的機會提高,俗語說,人多好辦事就是這個道理。在台灣類比IC設計公司從業人員的增長速度,於過去幾年顯著提升下,以成功率而言,部份台灣類比IC設計公司若在近幾年交出營收快速成長的成績單,也是合理的預期。
只是,在台灣類比IC設計產業已進行完第一階段的「量變」過程後,未來如何「質變」,難度可能就比較大。原因在於類比IC與數位IC的設計工作差別實在太大,對數位IC來說,IC本身的設計並不會太難,難的是如何找新的應用產品、新的市場、新的主流規格,市場資訊及產品規格往往在第一時間內,就決定了數位IC市場的勝負。
類比IC是零和遊戲 做不做得出來一翻兩瞪眼
但類比IC的世界卻完全不同,類比IC的難度不在市場資訊,也不在產品規格,重點是在IC本身,究竟是做得出來,還是做不出來的問題,這是個非常標準的零和遊戲。舉例而言,台灣1年類比IC自給率在過去數十年始終未達10%,真的做到相當水準類比IC的台系類比IC設計公司,在本土市場吃10年都沒有問題,但若做不出來,再看10年,還是沒有業績。
這與我剛才說的,與有史以來,每一個IT產業必須先求「量變」才能「質變」的物競天擇、適者生存的過程有關,台灣類比IC設計產業在經過一段時間的「量變」後,現在開始正要進入「質變」。但問題又來了,類比IC有很多竅門(Know How)需要時間來學習,加上很多類比IC設計領域的專長,也需要時間來累積經驗。
設計經驗培養期過長 資深人力不足
因此,對類比IC設計從業人員來說,如果真的什麼竅門、什麼專長都要懂的話,那他最後的結果,可能就得像我那麼老以後,才能稍微懂一些類比IC設計一樣。此外,舉凡國內、外類比IC設計公司,對員工的要求都以專精(Focus)為第一要件,因此,對太早進入職場的類比IC設計工程師來說,其實也很養成跨領域的專長或竅門。
即使到穩定的類比IC學術研究機構,通常也是蹲個3?5年,最後出一篇研究報告或論文,就算很了不起了。也因此,比起國外的類比IC設計公司,動輒可以砸下數筆大錢,跨領域的投資類比IC人才、產品開發經驗,及深具潛力市場的動作,台灣類比IC設計公司即使人窮、志不窮,也有其先天上的限制,必須再耐心等待下一波的「質變」過程。
台灣員工平均營業額貢獻度仍低 成長空間仍大
不過,以台灣類比IC設計公司,這幾年來平均每位員工所創造出來約150萬元的營業額數字,與國外類比IC設計一線廠,其平均每位員工所創造出來逾500?600萬元的成績相較,台灣類比IC設計公司在營業額表現上,其實還有很大的成長空間可期,但重點仍然是我剛才所提到的零和遊戲,就是到底做得出來,還是做不出來的最原始問題上。
因此,目前對台灣類比IC設計公司來說,就是要用盡一切方法,來加速公司本身的「量變」過程,並及早進入「質變」階段。而最好的方法就是類比IC設計公司要讓獲利快速成長,EPS要能有效提高,因為,只要EPS能提高,則在合理的本益比下,類比IC設計公司市值將會同步擴大,這對一心想要「量變」及「質變」的類比IC設計公司來說,是條最簡單的道路。
也由於目前台灣類比IC市場需求量已越來越大,加上本土類比IC自給率還是很低,因此,對於部份單價較低,及技術層次較低的類比IC來說,進口替代效果才正要開始發酵,這對擁有一定程度產品技術層次,及市場競爭力的台灣類比IC設計公司來說,將是提升EPS及提高公司市值,以有效「量變」,甚至加速「質變」的絕佳機會。
進口替代效應雖發酵 技術能力仍需有效提升
不過,雖然對台灣類比IC產業來說,近年來台灣本土類比IC市場,開始出現低階或低單價類比IC的進口替代效應,已明顯對台灣每家類比IC設計公司這幾年營業額及獲利能力上出現實質的幫助,甚至對每家類比IC設計公司的股價及市值表現的提升效果,也有一定程度的經濟效益,但若台灣類比IC設計公司不積極尋求「質變」,則這個進口替代效應,很有可能是短多長空。
而最大的關鍵就在於,台灣類比IC設計公司目前在自有類比IC設計技術的完整性上,仍遠遠落後國外類比IC設計公司,不僅產品涉及領域與市場過於單一,類比IC設計專長部份也過於狹隘,甚至在類比IC本身的產品效能、良率表現及技術穩定性上,也還有很大的改善空間。因此,台灣類比IC設計公司絕不能被這短暫的本土類比IC進口替代效應所蒙蔽,否則成為下一個一代拳王,將是指日可待之事。(致新科技總經理吳錦川口述,趙凱期整理)
吳錦川,被產業界尊稱為台灣類比IC三大天王之一,現任致新科技總經理。
2006-03-16
Subscribe to:
Post Comments (Atom)
No comments:
Post a Comment